​直面疯狂的原材料,2021年如何未雨绸缪?

TESTCOO/2021-10-22

说起原材料,每年都在涨涨涨,让我们先细数近5年原材料暴涨史:

2016年的煤焦油、焦煤、动力煤、TDI、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、新戊二醇、顺丁橡胶、丙酮、丙烯、丁二烯、顺丁橡胶……
2017年的石墨电极、铜箔、107胶、制冷剂、钛白粉、螺纹钢、MLCC、硅晶圆、钴、钒、维生素、环氧氯丙烷、瓦楞纸、煤焦油、TDI、MDI、丁酮…
2018年的钛白粉、颜料、树脂、TDI、铜、铝、钢材、冷轧板、 热镀锌…

2019年的PCB覆铜板、钛白粉、草甘膦、海绵钛、环氧乙烯基酯树脂、铁矿石、焦煤、焦炭、砂石、水泥…

 

2020年原 材 料 价 格就像平安夜的红苹果一 路 飚 红

 

 
不锈钢、锌合金
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,7月以来,铜、铝、铅、锌基本金属价格保持高位运行。有色金属涨幅近50%,“铝”创新高。
受不锈钢、锌合金等原材料价格大涨影响,空调价格应声上涨。包括格力等家电品牌同步调价,空调价格分别上涨100元至300元不等。

除空调涨价外,包括电视、冰箱等在内的其他大家电产品也均受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影响,出现部分调价现象。家电行业今年三次出现“企业集体调价、产品集体涨价”的情况。 

 

 
天然橡胶、炭黑、化工类原料
天然橡胶、炭黑、化工类原料的涨幅直接导致了制造轮胎的成本增加,作为轮胎最主要的原材料,橡胶价格的上涨被视为影响轮胎价格的主要原因,其次是炭黑和骨架材料等。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天然橡胶价格较年初涨幅超30%,合成橡胶涨幅在50%左右,炭黑涨幅在70%左右。
涨涨涨的天然橡胶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宣布提高产品价格。

 

 

钢铁、铜铝涨价冲击制造业
近期,铜、塑料、铝材、不锈钢等价格持续上涨。铜一周价格上涨40%。11月30日,国内铜价格再次大涨报57610元/吨。4月份以来,国内矽钢片上涨26-31%,铝件上涨38-43%,漆包线暴涨44-58%磁钢狂涨42-51.5%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,新一轮的涨价潮又来了。国内多家企业发布涨价函,12月1日起将对多个产品系列的价格进行上调,上调幅度在5-8%左右。

机床的床身、支柱、底座、轴承、工作台、刀具、滚动元件等部件大都由钢、铁、硬质合金、铜材、铝板等金属原材料组成,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机床行业,自然难逃涨价。

 

 
龙头纸厂集中涨价
蔗渣浆生活用纸主要产地广西自治区的企业近日开始发出涨价函,混合浆和成品纸普遍上涨100-200元/吨。此前多家纸企再发涨价函,宣布自12月起,对公司生产的部分文化纸产品提价,提价幅度基本均在200元/吨。这已经不是文化纸年内首次提价,自8月起,基本每个月,企业都要发上一次涨价函,一些铜版纸产品已累计提价约600-800元/吨。
家具企业终是扛不住实木、海绵、纸箱等原材料价格连连上涨,也几度涨价。
 
纺织原材料暴涨引发“抢布潮”
9月份以来,由于印度疫情失控,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无法保证正常交货,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、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,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,更有工厂的营业额暴涨5倍。
随着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, 原料、棉纱、坯布、面料等暴涨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严峻考验,8、9月份接到的纺织品、服装出口订单因生产成本大幅增长很可能无法执行;另一方面一些外贸公司接到出口欧美、东盟等国家订单找不到供货商、生产厂家代加工,目前又出现“订单虽多,但能接下来的少”的情况。
此外,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, 进口纱也处于不报价的“封盘”状态。为保证生产交货,一场“抢布潮”也在纺织行业内拉开了帷幕。
据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对全国90余家定点纺织企业调查显示,10月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及纺织品产量环比上升,纱线、布匹库存有所下降。

尽管目前纺织行业出口表现极佳,但对于一些回流订单,纺织服装业内普遍判断是“应急订单”。由于在劳动力成本上不占优势,这些订单很难在国内久留。

 

 
涨价来势汹汹企业能否友好度过?
业内企业普遍认为,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促成的:
受去产能影响,导致部分原材料产能不足,供需缺口加大、供给冲击导致价格上涨。主要是钢材等金属制品原材料涨价;
环保持续加力,市场供应有限预期增强,对原材料价格走势形成支撑作用;
我国全球性资源获取能力依然不足。如铁矿石等相关工业原材料从澳大利亚进口,如今在中澳关系遇冷的情况下,铁矿石供给价格疯涨;

随着疫情好转,生产加速,部分产业订单爆发,如医疗、小家电、3C手机等,生产需求持续扩大。

 

 
在原材料全线涨价的浪潮下,制造企业要怎样化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?
在材料成本走高的态势下,盈利空间将受挤压。因此,一些企业选择在可控范围内,独自承担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,进行屯料或调价的形式来应对。
但大家也都明白,这并非长久之计,比如还有这些措施:
有的企业采取的办法就是走高端化路线,市场收缩至欧、美、中东等国家和地区,另外去东南亚设厂或者寻找境外代加工企业也在考虑之内。
另外,很多行业龙头企业采用“技改+智造”的手段,凸显产品特点和功能,并分多步策略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。
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外,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也是应对“涨价潮”的一项策略。通过管理体系活动降低企业人、财、物等其他成本,以此来补偿原材料涨价成本。

而对于有条件的企业,可利用期货市场对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;做好生产环节的降本增效;提升产品附加值,增强对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。

 

2021年应该是更加充满挑战的一年, 对此,各行业应头脑清晰、有所准备。测库优质QC覆盖国内各个省市及东南亚12国,欢迎随时下单。

2020年即将过去,抓住机会,与测库一起赢在2021。